
10月15日下午,高二(4)班举行《许三观卖血记》读书分享会。邓夏妹、周焕峰、蔡炆芯、王甲娟、罗丁灵五位同学向全班同学分享读书感受。

周焕峰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作者余华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,通过知人论世,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。《许三观卖血记》是余华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,故事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,讲述了丝厂工人许三观的卖血经历。他卖血是为了娶亲,是为了救治重病的儿子,是为了郑重款待贵客,是为了不被饿死,是为了生存,也是为了爱和尊严。本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,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。

其他几位同学则结合人物形象、情节发展等内容,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小说主旨。许三观靠着卖血度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难关,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。当他老了,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,精神瞬间崩溃了。许三观的崩溃似乎是作者对这个不近人情的社会的无奈嘲讽,他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,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。这似乎又映射了他在《活着》中的观点: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了。作者以苦难为主题,为我们展示了生存的真实与残酷,让人思考活着的意义。

最后,符宇慧老师进行总结。她说,《许三观卖血记》是中国人生活的生动写照,余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阐释了整个社会的荒谬。他塑造了一群有着狂热的生活欲望,在生死关头能够坚守尊严、团结一致的小人物,是一部将中国平民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淋漓尽致进行展示的伟大小说,希望同学们看完此书,认真思考生存和生活的价值和意义。

站在巨人的肩上,可以看得更远;以书作垫脚石,可以攀得更高。“读不在三更五鼓,功只怕一暴十寒”,希望每个人都能与书为友,以书为鉴,永持一颗热爱阅读的心。